【寻找最具投资价值企业】专访十九 超丰微纳:小小光学元件里做功,拿下多个行业首创
时间:2023-08-29

全息影像带给我们触手可及的视觉效果,激光雷达为司机安全行驶保驾护航,高清又迷你的内窥镜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你是否曾把这些生活体验联系在一起?不难发现,它们有个共同的核心组成部分——光学元件。

正是光学元件,让我们能够捕捉、传递和呈现影像。精密光学元件,让我们看到这个世界的更多细节和奥妙之处,让生活变得更加便捷与高效。

得益于高性能光学产品的普及和市场对高精度复杂面型光学玻璃元件的需求日益增长,光学元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迎来发展机遇。国内精密光学领域企业势如破竹,形成你追我赶的积极氛围,超丰微纳科技(宁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超丰微纳”)便是这其中一员。

QQ????20230830161232.png

手握多项行业首创产品

自上世纪中期激光技术诞生以来,精密光学逐渐成为支撑21世纪高科技发展的核心技术之一。在生命科学、半导体以及生物识别等下游应用领域需求的驱动下,全球工业级精密光学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10.6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35.7亿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267.6亿元。

成立于2019年的超丰微纳抓住行业发展机遇,在自由曲面和微透镜阵列等关键光学零部件细分领域深耕,成功研发出多款全球独创的微纳光学镜片,打破了国外微纳镜片加工技术垄断,实现进口替代。

这些微纳镜片广泛应用于激光照明、激光投影、激光雷达、车载HUD、医疗器械、3D打印、人工智能、AR、VR等消费电子、汽车零部件及智能制造等领域。

“这个小小的薄片就是我们独立研发的微纳镜片,别看它只有指甲盖大小,其实镜片表面上有100万个微小的单元。”超丰微纳联合创始人兼COO洪超介绍,普通的光学镜片一个单元仅能矫正一束光,而我们研发的这款微纳镜片,采用“微透镜阵列”技术,在一平方厘米上可以矫正百万束光,从而实现精准的光信号处理。

在洪超的演示下,只见一束激光透过微纳镜片打在桌面上,变换成了一个正方形光斑,更换不同的镜片,显示出的图案也随之改变,条线形的、点阵状的、虚线样的,奇妙莫测。

“目前全国只有我们实现了微透镜阵列技术商业化,因为微纳镜片可加工性比较差,从实验室研发到工业化生产的过程难度极大,材料、工艺、算法、设备,缺一不可。”洪超说。

QQ????20230830161249.png

这种镜片的生产,需要特殊的玻璃或金属作为原材料,传统的镜片加工需要砂轮打磨,效率较低,而超丰微纳拥有的先进的工艺设计和技术加工水平,可以实现纳米级超高精密加工。

凭借独创技术,公司摘得了多个行业首创:首个投影光机领域用复眼阵列镜片,首个光通信领域用微透镜阵列镜片,首个光学检测用晶圆级微透镜阵列镜片,首个激光器领域用非球柱面镜片,首个内窥镜领域用C型非球面镜片,首个智能汽车领域用自由曲面镜片。

其中,公司生产的微纳自由曲面光学镜片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成为唯一的国产化供应商。这个产品曲面要求复杂,对合金基底材质、面形精度、一致性、光洁度等各项要求极高,超丰微纳团队从产品定义、光学设计、模具设计加工到镜片生产制造,能够做到高水平、全流程的技术服务。仅该项产品每年就为公司带来价值3000余万的订单。

QQ????20230830161320.png

技术创新铸就硬实力

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突破性成果的背后往往是长年累月的潜心钻研。

公司虽成立不久,但技术团队已经在该领域积累了十余年经验。创始人兼董事长周天丰博士毕业于日本东北大学,在专业领域取得了极高成就,拥有15年的光学超精密加工技术研究经验,是国内玻璃模压成形专家。

周天丰带领的技术团队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从单口径玻璃镜片到阵列式玻璃镜片的突破,目前已完成8项国家重大课题,其中4项荣获国家第一:第一台高精驱动玻璃模压装备、第一次实现新型模具材料制备、第一次实现高端微纳模具加工、第一次完成玻璃自由曲面制造。

创办公司前,周天丰在北京理工大学担任了十余年教授和博导,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和优秀的科研队伍,经过漫长的技术孵化,如今技术产业化已十分成熟。公司形成了以北京为研发中心、宁波为生产销售中心的战略布局,在宁波建立了2200平米无尘生产车间,配备国际领先的模具加工设备和模压成形设备。

作为科技型初创公司,超丰微纳吸引了不少资本的目光。2020年,公司获得了第一笔来自创投基金的注资,开始“大显身手”。“拿到第一笔融资后,我们明确了产品的市场定位,开始接到源源不断的订单,包括小米这样的知名品牌,给了我们几千万订单。”洪超说。

订单迅速增长,需要更大的生产投入,2021年底,公司获得总额数千万元的A轮融资。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计获得融资超1亿元。

在追求技术突破这件事上,超丰微纳一如既往持之以恒。现阶段,公司团队正加紧新技术开发,努力研制大口径自由曲面透镜、微透镜阵列、菲涅尔透镜、微沟槽、纳米结构色、微纳两级结构等微纳光学器件,赋予微纳光学器件表面超疏水、减反增透、折衍一体等一系列新功能。

“接下来我们将拓展玻璃微透镜阵列镜片产线,持续完善研发体系,预计今年产能可提升至6000万元。”洪超说,在行业应用和场景拓展方面,公司将加大产品在投影仪、汽车、激光器等领域应用,依靠技术及成本优势,全面进军用微纳自由曲面镜片研制,同时基于精密光学制造能力,不断拓展全新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