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仑几间小平房起步,发展到拥有宁波江北、慈溪以及嘉兴三大产业基地。
从简单的模具加工,发展成为国内液压零配件行业后市场的倡导者和领导者。
……
经过赛克思两位创始人近40年的付出,赛克思液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在液压零配件市场逐步闯出一片新天地,标有“SKS”标志的液压后市场产品市场占有率已稳居全国前列。
如今,赛克思液压又有了新的目标:向上游整机产品延伸。决意为工程机械配置“中国芯”的赛克思液压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新机遇。
白手起家
宁波“铁姑娘”果敢创业启征程
所有伟大,始于微末;所有成功,贵于坚韧。
赛克思液压董事长吴赛珍,是一个出生在普通农民家庭的孩子,聪明、能干、有韧劲儿可能是她区别于其他孩子的三个最显著的特征。
19岁起,吴赛珍便跟着叔叔在农村公社办的农机厂做车床学徒。那时的吴赛珍性格爽朗、热情大方,有着年轻人对于新鲜事物的一腔热诚,正是这份热诚转化而来的勤奋与韧劲儿,让她磨炼出了一手好技术,年纪轻轻的她便在厂里被称为车工能手,车、铣、刨、钳样样手到擒来。
手捧着农机厂的“铁饭碗”,但吴赛珍却在不久后亲手放下了这份别人求之不得的好工作,凭着一手过硬的技术受聘进入了一家民营企业做大师傅。
做着车铣刨磨工作的她,二十出头就已在当地圈内小有名气,远亲近邻亲切的称她做“铁姑娘”。也正是这股子劲头和爽朗大方的性格,让她在一个“偶然”的机缘下,果敢地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
1985年,吴赛珍拿着借来的2500元购买了一台旧车床、一台旧刨床,在几间沿路而建的平房里开启了她传奇一般的创业生涯。初次创业的她从专业模具的对外加工开始着手,很快成为当地模具加工行业叫得响的行家里手。
在八九十年代信息相对闭塞的时期,靠着口口相传的技术口碑,源源不断的订单需求,让吴赛珍立稳了脚跟。这时,吴赛珍收到的各类加工需求不断增多,产品订单的品种也不断增多,质量也在一步步的稳健提升,如果一直“安分守己”的经营下去,也能过的很舒适。但当1988年CY型轴向柱塞泵零配件的加工需求进入她的视野后,吴赛珍决意做出改变,这也成为此后赛克思液压成立的重要契机。
扎根细分领域
成就国家重点“小巨人”
1988年,为了适应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由吴赛珍创立的“宁波北仑下史机电配件厂”更名为“宁波北仑新矸液压气动元件厂”,正式进军液压行业。可以说这就是宁波广天赛克思液压有限公司的雏形,以生产国产“CY”型柱塞泵零配件为主。
然而,此时的吴赛珍不懂液压、更不懂泵,产品大量报废、质量上不去、客户不接受的尴尬局面迎面而来。
逢山修路、遇水搭桥,这并未成为阻碍吴赛珍发展的障碍。遇到困难、解决困难,“铁姑娘”身上的那股韧劲在此时显露无疑。
为了突破当下的困境,解决产品质量问题,先生高志明放弃国企铁饭碗,从水电部十二局提前退休,与吴赛珍共赴上海求教学习相关技术,独创了第一台球头磨床,并投入大量资金,购买了先进的全自动数控设备,使得产品质量大幅度提升,为赛克思液压的技术和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创业之初,无疑是艰辛的。吴赛珍、高志明往往身兼数职,像个陀螺永远在不停的转动。吴赛珍主外,既是业务员跑市场打开产品销路,还是客服售后,解答客户的各种问题。高志明主内,既要画图纸,设计开发产品,同时要监督生产、解决工艺和技术难题。两位创始人的协同配合、优势互补,为接下来企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赛克思的年销售额也从2009年1亿元,逐步增加到2019年的4亿元。随着产品的推广和近20年的发展,更多的同行和客户认识了“赛克思SKS”这一品牌。
目前赛克思液压已在国内外设立网点60多个。强大的经销商队伍,精悍的销售团队,高水准的服务能力,让赛克思在行业内迅速发展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
如今的赛克思液压已成为全国液压行业后市场领域的头部企业,品类超2500种,产品逾2万个,赛克思液压已经成为全国液压行业工程机械品类中产品系列最全的企业。2021年,赛克思液压成功入选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今年上半年,赛克思液压实现营业收入2.61亿元,同比增长23.42%。
攻克卡脖子技术
实现自研液压“中国造”
大国崛起,重器先行。工程机械作为“中国制造”的一张名片,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其中,液压件是工程机械中最核心的部件之一,被称作工程机械的“动力神经系统”。
因此,“得液压者得天下”这一行业共识的形成,意味着液压部件这一核心部件的自主产业化,对整个工程机械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21世纪初,伴随国家城市化建设的大力发展,国内工程机械市场迎来广阔的发展机遇,市场对机械装备生产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但当时液压部件的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
液压件不但依赖进口,而且价格高昂,70%的整机利润都被进口液压部件吞食。不仅如此,中国生产商还常被国外当作“二等客户”,付款半年以上仍买不到产品的事情时有发生。
这种受制于人的感觉让赛克思液压两位创始人深有感触,对他们来说,液压件就如同手机芯片,这一精密高端技术只有国人自己掌握了,才能让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拥有更多自主话语权,获得更持久的发展动力。
因此,冲破液压行业的技术封锁便成为赛克思液压向上游市场延伸的初衷。
为了加速向上延伸,赛克思液压聘请了包括王长江在内的多位专业液压高级工程师和全国液标委委员,自主培养了100多名本科、大专生。这一举措,为赛克思液压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与动力,也为更好进军液压元件总成打下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赛克思液压对生产工艺进行了多次大改革,将按机床分类生产的模式调整为按产品分类。
有了合理的生产规划和技术人才储备,赛克思液压开始在生产工艺和设备上加大投入。在2014年前后,赛克思液压投资逾6亿元在嘉兴市南湖区建成了年产15.5万台/套高压液压件项目,同时从德国、日本、瑞士等国引进先进制造、测试、铸造、热处理设备,此举迅速使赛克思成为国内领先的成套液压总承供应商。
“凡是产品上需要的检测设备,我们全部配齐。”吴赛珍说,赛克思液压配备了全国最高档次的36台液压试验台和全自动装配线。
每生产一个柱塞只要1分多钟,每生产一个滑靴也只要一分半钟……赛克思液压的生产效率显著提升,产品品质明显加强,也成为其向整机产品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创二代挑大梁
聚焦IPO迈向高质量发展
“随着新技术的加速迭代,我们正尝试逐步从工程机械领域,向新能源风电、船舶、冶金等领域延伸。”赛克思液压副总裁高魏磊指出。高魏磊从浙大研究生毕业后,一路从一线车间、装配干起,经历生产、技术研发、生产销售,已逐渐挑起企业发展的重任。
作为企业的创二代以及接班人,除了接好班,高魏磊更怀有一个坚定的信念,IPO是助力赛克思液压更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手段,要以更加扎实的经营业绩实现赛克思的IPO梦想。
“我们现在可以很自豪的说,有液压的地方就有赛克思。”赛克思液压董事会秘书鲍科跃说,但这并不意味着赛克思液压停止了前进的步伐。
近年来,赛克思液压也在不断通过智能制造以及产业链延伸,加快转型升级的脚步。
在液压元件总成制造领域,赛克思液压已与山河智能、徐工集团等主机厂陆续开展合作。
在新能源布局上,赛克思液压以油改电为切入口,今年7月成功与宝钢福建签订多台油改电设备订单。
在智能制造领域,赛克思液压不断迈出自动化、智能化改造的步伐,部分车间已从一人操控一台设备,转变为一人同时管理6-7台设备,大幅提高了加工效率以及产品品控。与此同时,通过PLM、ERP、MES等系统的联动,赛克思液压已实现设计、生产、物流等数据实时交互,从订单生成,到工序加工,再到品质管理,最后到货物发出,制造过程的各个环节紧密联合,实现横向一体化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