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刚还在跟日本的一家知名企业在谈合作意向……我们是2020年下半年开始发力对接国内大客户,几个月时间,相继与国内中芯国际、比亚迪等半导体集团达成了合作……”盛夏的上午,在鄞州微电子产业园19楼,宁波齐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CEO黄昭仁侃侃而谈。
宁波齐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8月,团队来自美国硅谷,是“超大型半导体厂CIM全智能自动化系统、无尘室Fab机电集成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的先进技术集成服务商,是国内少数提供12寸FAB晶圆制造厂CIM系统与无尘室机电集成系统的“专精特新”企业。
成立三年来,宁波齐芯陆续通过大型晶圆厂的技术与正规供应链资质、获得宁波市“专精特新”入库企业、江苏省“创业江苏”科技创新大赛行业组第一名、江苏省双创总决赛二等奖、长三角首届双创大赛二等奖、2022年甬股交(宁波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你看,我们这里的奖状奖杯都摆满了……”黄昭仁言谈中带着自豪。
“13年后回归芯片,是初心”
个子高大,言谈儒雅,采访中,黄昭仁告诉记者,二十多年来在美国、日本、中国台湾从事的半导体芯片技术项目后,13年前从台湾来到宁波创业,前几年由于国内关注互联网产业,缺乏半导体产业发展的资源,刚来到宁波的前几年一直没能做出成绩。直到五六年前,世界芯片产业格局发生重大变革。在此背景下,经过几年的前期准备,三年前,宁波齐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
“这算是我的初心吧,为‘中国芯’尽一份力。”交谈中,记者得知,原来,这位45岁的CEO是一位芯片业的“大咖”:曾经就职于全球芯片行业排名第一的台积电、全球芯片封装第一的日月光集团、以及在美国硅谷与日本三井集团从事芯片设计。用他的话来说,“完成了半导体芯片产业上中下游的全链实战经验,芯片这件事,已经融入了我的血液里”。
采访伊始,黄昭仁先给记者进行了一番“科普”:什么是芯片?什么是半导体?什么是晶圆?
所谓芯片是电子技术中实现电路小型化的一种方法,通常是在半导体晶圆的表面制造。芯片指包含有许多条门电路的集成电路。体积小,耗电少,成本低,速度快,广泛应用在计算机、通信设备、机器人或家用电器设备等方面。
半导体是指在室温下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具有导电性的材料。晶圆是指制作硅半导体电路所用的硅晶片,其原始材料是硅。高纯度的多晶硅溶解后掺入硅晶体晶种,然后慢慢拉出,形成圆柱形的单晶硅。硅晶棒在经过研磨,抛光,切片后,形成硅晶圆片,也就是晶圆。目前国内晶圆生产线以 6英寸、8英寸和12英寸为主。
“你看,这个就是晶圆,6英寸,上面一格格的就是芯片,我们提供的技术是半导体CIM智能生产系统,能够建设全智能自动化生产技术的先进芯片制造工厂。”黄昭仁手持晶圆样品说道。
在目前中国芯片被美国“卡脖子”的大环境下,国内很多企业都遇到“芯片荒”,同时许多上市的头部企业,也在马不停蹄地投入到芯片自主研发和生产上,华为、格力、小米,包括中国移动也在进军芯片行业。
宁波齐芯的系统架构与研发团队,均来自于台湾12寸晶圆厂的技术背景,目前拥有国际标准与领先技术的优势。新机遇之下,宁波齐芯的目标正是为“国家队”晶圆厂提供先进的生态技术服务。“要知道科技行业的容错率几乎为零,凭借过硬的全球技术,齐芯在短短几个月内获得多家A股主板上市半导体企业的正规供应商资质,我们希望能够为我们的客户伙伴们,提供来自全球半导体产业顶尖的技术与产品供应。”黄昭仁说。
双轮驱动,发力国内第一梯队
尽管成立时间不长,对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黄昭仁的定位已十分清晰:半导体CIM智能生产系统、装备精密零部件。“我们企业采取软件、硬件两条腿走路,国内国外双轮驱动,力争成为全球半导体厂的一级供应商,跻身国内半导体行业的第一梯队。”黄昭仁如是描述宁波齐芯的战略规划。
目前,齐芯的软件和硬件均已在国内“大厂”投用。在此基础上,齐芯开始寻求更高级别的合作伙伴同时,也全力做好“内功”,提升实力。诸如打造“台积电标准”的高精度无尘室机电工程,实现晶圆厂的无尘化生产;再如筹备启动50亩土地的生产用地计划,配套CIM智能系统和机电自动化设备的生产供应。
在融资上,宁波齐芯也开启了加速度。今年7月,宁波齐芯获得杭州长江创投战略领投。此轮融资结合“战略资源+天使轮资金”,助推宁波齐芯在长三角的技术与市场业务拓展。
根据智研咨询数据显示,2012-2020年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复合增速高达12%,是全球市场同期增速的2倍以上。逐年增速也进一步表明,当前我国工业软件市场已处于快速发展期。
2021年12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规划指出,到2025年,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国内市场满足率分别超过 70%和50%。
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规划中指出,要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加快集成适配和迭代优化,推动软件产业做大做强,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
以国家战略为背书,有了资本的助力,结合强劲的全球半导体技术动能,宁波齐芯半导体CIM国产替代化之路越走越顺畅。
对此,黄昭仁颇为感慨,“我们团队是目前极少数来自全球半导体晶圆厂第一梯队的技术型团队,具备二十多年扎实的半导体垂直产业资源与产业经验,我国的晶圆厂将持续面临工程师难招,以及良率、产能提不上的增长瓶颈。通过成熟完整的半导体CIM系统全面覆盖泛半导体厂数千到上万台来自全球的精密设备,根据不同工厂需求量身定制CIM系统内不同模块,真正做到产能和良率的大幅度提升。同时,我们实现了真正国产替代化,解决了‘卡脖子’难题。”
与此同时,为了缓解国内国内断芯缺芯难题,宁波齐芯经过2年准备期,于今年3月正式启动“芯片海外仓”,在中国台湾、日本、马来西亚设立了仓储,涵盖了TI德州仪器、ST意法半导体、英飞凌等各品类国际通用芯片,同时提供部分亚洲晶圆产能及产线的供应链。
新机遇、新挑战之下,宁波齐芯还有更多的“责任”需要承担。对于未来,黄昭仁有着更大的梦想,希望宁波齐芯能够在探路“中国芯”的征途中,成功打造属于自己的半导体帝国。
文 冯瑄
(注:本文未经授权不得转载)